学校“十五五”教学工作五年规划(2025.9-2030.9)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五五” 规划纲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要求,落实 “五育并举” 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立足 2025-2030 年教育发展新形势,以 “构建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五五” 规划纲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要求,落实 “五育并举” 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立足 2025-2030 年教育发展新形势,以 “构建
走出熟悉的行政班,奔向自己心仪的课堂——这已成为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精心构建的校本课程体系,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校园注入盎然生机。
11月12日下午,深圳中学大鹏学校召开《海洋科学与技术校本课程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发布会,校外专家、大鹏新区教育卫健局科学教育负责人以及学校师生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会上,学校校长吴涛介绍了《课程纲要》的缘起、价值、过程、内容和实施等。
非常荣幸能与大家齐聚一堂,分享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古人云:“敬天爱人,道法自然。”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绿色是生命的底色。近年来,我校秉持“春风化雨,润泽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热爱自然、担当责任、全面发展”的“逐绿少年”为目标,创新构建了“134”润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一小学,孩子们在课后时间跟随老师制作掐丝珐琅画。近年来,当地为深度推进艺术课程与劳动课程的融合,美术教研组创新打造掐丝珐琅画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感受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能体悟到学校以美塑心的追求。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XX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现有 42 个教学班,学生 1980 人,教职工 142 人,服务周边城区及乡镇适龄儿童。作为区域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核心学校,小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良好习惯与学习兴趣的关键使命。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课程衔接不足
学校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学校精神,“以人为本 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的学风,“厚德 爱生 博学 善教”的教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办全市一流、全省知名的高中学校。
答:贯通式培养人才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重视面向建设教育强国的五项重大关系,其中特别强调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重大关系。这些要求,进一步传递出了党中央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
校本教材是指以学校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提升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基本教学教材。它不仅服务于课堂教学,也承载着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的传播。那么,校本教材的编写有哪些类型可供选择呢?
近年来,岱岳区新城实验学校深耕儒雅教育沃土,秉持“养正行健、馨香播远”的办学精神,全力打造“书墨凝智慧、儒香润新人”的育人环境,为实现“创新城品牌、建一流名校”的目标笃定前行。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为了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日常行为规范及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9月16日,阳光实验小学举行了一年级学训周成果汇报展示活动。
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面对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推动课堂从“知识传递”为中心向“素养培育”为中心的革命性转变。以下结合“关注路径:课堂的革命”核心框架,提出五项具体改革举措及实施路径:
当传统文化遇上机器人编程,当剪纸艺术碰撞急救课堂——这不是普通的校园开放日,而是一场真正让教育“活”起来的课程嘉年华!9月12日下午,佛山市第十中学的操场变身超大型“课程游乐园”,四十门校本课程齐齐开放,迎来三十余组家庭热情参与。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已构建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初步框架。就拿校本课程来说,科技实践课上,学生们参与的“校园气象观测站”项目,不仅让他们掌握了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还在2025年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二等奖;艺术鉴赏课则联合本地美术馆,开展“